2022年年底,一首湘音十足的原創歌曲《早安隆回》橫空出世,神奇地從海量般的網絡歌曲中脫穎而出,唱響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線上線下,隨后又相繼登上湖南衛視跨年晚會、中央電視臺2023年春節晚會的舞臺。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其全網播放量已經超過1000億次,成為家喻戶曉、名副其實的“東方神曲”。這首具有鮮明地域色彩的大眾歌曲,為什么能夠從一域走向全域并迅速出圈、火爆全網?除了它趕上了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的“天時”,同時借力于卡塔爾世界杯總決賽中梅西領獎時“步”“調”完美契合的“神助”,更重要的是它由內而外洋溢著諸多溫暖人心的內在力量。 生動闡釋一個簡約質樸的實道理 音樂在本質上是思想與旋律的統一體,其中旋律和節奏只是音樂的外在形式,歌詞中蘊含的思想和道理才是音樂的內在靈魂。無論是紅色經典歌曲,還是當下流行歌曲,都貫穿著一個共同的規律,即聽眾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首先有思想的共識,然后才會產生旋律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鳴。真正能夠入耳、入腦、入心的歌曲,實際上是用動人的旋律和節奏,把一個簡約質樸、普遍認同的生活道理,向聽眾進行生動的詮釋和有效的傳播,從某種意義上講,聽歌曲,歸根到底聽的還是深入人心的道理。 從根本上講,《早安隆回》就是一首通俗易懂講道理的歌曲。整個歌曲,從頭到尾,從詞到曲,都是生動闡釋了一個實實在在的道理,那就是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境遇下都應該保持“向陽而生,一路前行”的精神姿態,這是我們把握當下、面向未來、安身立命、頂天立地的心靈支撐。正如歌曲中最響亮、最唯美、最動聽的兩句,“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照亮我一路前行,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字里行間浸透著一種豁達、樂觀、向上、灑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智慧。這種實在而誠樸的道理來自于人們最切身的生活體驗,經過了人們生活實踐的反復檢驗,足以讓人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因而很容易走進人們的心靈深處、得到大眾的思想認同。尤其是經歷三年的疫情防控壓力之后,這首陽光向上的歌曲與人們如釋重負、克服焦慮的心靈狀態可以說是高度契合。 巧妙展現一種青春昂揚的節奏感 與繪畫、書法、戲曲、舞蹈等其他藝術形式不同,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不同聲音組合演繹而成的節奏感是音樂最鮮明也是最吸引人、最震撼人、最感動人的美感。好的音樂作品通常會展現出一種恰如其分、渾然天成的節奏感,這種節奏感往往與人們在特定時間里的情緒狀態、心理特征和行為舉止是完全耦合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來自心靈深處和靈魂高處的悸動”。在平常的日子里,由于性格、現實、環境、壓力等多種因素疊加,人們往往會把自己的心理狀態有意識地調控到一種合理可控的狀態。但是在特定的氛圍下,一旦有音樂的節奏感撲面而來,人們心中的激情就會被音樂點燃、潛在的能量就會被音樂激活。 《早安隆回》之所以能夠引爆全球網民激情,最大的秘訣在于它通過優美靈動的旋律巧妙地展現出一種青春昂揚、振奮人心的節奏感!对绨猜』亍纷钤鐒撟饔谝咔楸┌l的2020年,曾一度幾乎被歲月塵封,而第一次真正被唱開、唱響、唱紅,是在卡塔爾足球世界杯期間,阿根廷足球隊在歷經挫折后以永不言棄的姿態頑強拼搏并最終一舉奪冠。在萬眾矚目的輝煌時刻,足球明星梅西手捧大力神杯邁著神奇的小碎步走下領獎臺,這個勝利場景在全球引起轟動,深深地印在人們心中。令人倍感驚奇的是,當網友無意中將這一場景的短視頻配上《早安隆回》作為背景音樂上傳網絡后,人們發現梅西的小碎步居然與《早安隆回》的節奏高度匹配、完全契合、毫無違和感,以致于很多人“順理成章”地把《早安隆回》當成卡塔爾世界杯的主題曲。梅西的小碎步與《早安隆回》的音樂節奏之間神話般的跨界偶合,賦能《早安隆回》并使之迅速火爆出圈,為沉寂已久的樂壇注入了一股強勁的旋風。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貫通于體育競技與流行音樂之間的強烈節奏感,源自人們內心深處的激情自由奔放和力量自在奔涌,正是人們所追求的青春飛揚的應有樣子,也是人們所懷念的熱血沸騰的真實體感,更是人們所向往的雙向奔赴的理想狀態。 有力彰顯一份鄉愁似水的真情懷 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一文中提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這就告訴我們一個簡單質樸的道理:再沒有比發自內心、由衷表達的情感更能打動人心的了。音樂尤其是如此,好的原創歌曲往往不是靠詞曲本身的表現技巧來征服人,也不是靠作品的旋律風格來抓住人,更不是靠創作者和演唱者的名氣吸引人,而是用作品所抒發的真實情感、濃烈情結、深厚情懷來打動人、溫暖人、感染人。有沒有真情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音樂作品的品位和層次,也決定著其生命力和傳播力。 無論是從創作動機看,還是從音樂意象看,《早安隆回》都是創作者為自己的家鄉——隆回而創作的一首帶有鮮明地域色彩的通俗歌曲,始終緊扣并表達鄉情鄉戀鄉思鄉愁的現實主題。與以往那些習以為常、千篇一律贊美家鄉的寫意性、素描式歌曲不同的是,《早安隆回》的創作者是以一名在外漂泊多年后被召喚返鄉工作的鄉土音樂人的特殊經歷作為心理基礎,以三年來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人們隔空遙望家鄉、懷念家鄉并與家鄉同命運、共奮進的心路歷程作為情感基礎,用一顆善良、陽光、平和的心,一顆致敬、感恩、贊美的心,一顆淳樸、真誠、深情的心,形象而生動地表達了鄉愁如水的真情懷。這份真情懷并不是創作者一個人的心靈傾訴,而是14億多中國人民最由衷的情感表達,表達的是老百姓最本真、最質樸、最純粹的內心獨白,流淌的是老百姓最感同身受、最喜聞樂見、最容易接受的詩意語言,唱出了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家鄉對親人乃至對中華大地和祖國母親的深深眷戀和濃濃思念,這也是《早安隆回》后來能夠成功拓展并升級為《早安中國》的情感之源、藝術之源,從某種意義上,正是這份鄉愁似水的真情懷賦予了原創歌曲《早安隆回》走出隆回、走出湖南乃至唱響中國、唱響世界的藝術張力。 廣泛傳遞一種直抵人心的正能量 千百年來,音樂與大眾之間從未遠離更從未隔離,而是始終保持一種雙向奔赴、相互擁抱的關系。音樂只有走向大眾、深入大眾、掌握大眾,才能保持基業長青、綻放時代光芒。大眾在生命、生產、生活的常態里總是需要音樂、呼喚音樂、體驗音樂,從音樂中尋找快樂、美感、智慧和力量。好的音樂作品之所以能夠穿越時空、跨越鴻溝、超越屏障、逾越禁區,在大眾中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唱得響,歸根到底在于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大眾中廣泛傳遞著一種春風化雨、喚醒心靈、向上向善、直抵人心的正能量,這就是音樂的最高價值,也是音樂的生命之源,更是音樂的力量之基。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云”,毋庸置疑,在全網超過1000億次的播放中,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行業的聽眾對《早安隆回》的聆聽、感悟和解讀,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訴求和情感表達。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無論在何時何地,也無論由何人演繹,《早安隆回》作為一首弘揚主旋律的大眾歌曲,始終展現并傳遞人們內心渴盼的正能量,其中每一個音符跳躍的都是一種崇德尚美、向陽而生的能量,每一段旋律奏響的都是一種風雨無懼、昂揚奮進的強音,每一個節奏傳遞的都是一種振奮人心、催人奮進的力量。在疫散云開、春暖花開的時節里,它是屬于億萬平凡者的贊美之歌,“溫暖著平凡的你我”,撫慰著我們的心靈,激勵我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在百舸爭流、百折不撓的征程中,它是屬于奮進者的吶喊之歌,傳遞著希望與信心,鼓舞著我們的勇氣,激發我們一往無前的精神力量;在勇毅前行、不負韶華的大道上,它是屬于理想者的勵志之歌,播撒著時代的光芒,砥礪著我們的初心,激蕩我們勇擔使命的家國情懷。 (作者系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農業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在站博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