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導讀 今天(2月24日)上午,全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召開,公布了2021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共有293個項目(團隊、人選)獲獎。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2月24日上午,湖南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在長沙召開,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為獲獎代表頒獎。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尚文 攝 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是湖南今年打好“發展六仗”的重中之重。立足創新沃土,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戰果”如何?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的方向與重點何在?有哪些“陣地”要拿下、哪些“堡壘”要攻克?湘伴君帶大家一起到大會上找答案。 勁旅 歷史上,湘軍,以驍勇善戰而著稱。 至今,湖南人仍然樂于將本省的行業龍頭、翹楚、品牌冠以“湘軍”的名號,比如“廣電湘軍”“出版湘軍”“工程機械湘軍”等等,“科技湘軍”也在其列。 今天會上毛偉明省長的一番話,讓在場的科技工作者們倍感榮耀、心潮澎湃: “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 “在‘湘軍’系列品牌的百花園中,‘科技湘軍’無疑是最令人敬重、最令人感動、最令人期待的一支勁旅! “要將‘科技湘軍’的旗幟立起來、品牌響起來、動力強起來! …… 倍感榮耀的,還有那些在各個領域取得新進展、新突破、新成績的科技創新團隊和個人。 2月24日,毛偉明與部分獲獎代表合影。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尚文 攝 這些年,“科技湘軍”不辱使命、勇于實踐、敢于超越,積極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取得大批重大科研成果。 2021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中,共有293個項目(團隊、人選)獲獎。其中杰出貢獻獎1項、自然科學獎95項、技術發明獎25項、科技進步獎166項、創新團隊獎5項、國際合作獎1項。 部分獲獎名單。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底氣 2月24日上午,湖南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現場。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尚文 攝 參加完今天的大會,湘伴君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湖南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的底氣更足了。 打好打贏“發展六仗”,是今年我省綱舉目張做好工作、打開局面的關鍵之關鍵。今年1月18日,省兩會一閉幕,省政府緊接著就召開全會對“發展六仗”進行系統謀劃,劃了重點、作了動員!驹斠姡2023湖南“發展六仗”怎么打?三個關鍵詞看懂省政府全會“排兵布陣”】 無論是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還是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都必不可缺、勢在必行。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賦予了湖南“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其中就包括了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近三年來,全省上下牢記囑托,積極搶占產業、技術、人才、平臺“四個制高點”,成效已大量涌現。 01 培育了一批“領先領軍領頭”產業企業 已逐步形成以工程機械、軌道交通、中小航空發動機等為代表的3大世界級產業集群。 已逐步形成以裝備制造、原材料、消費品等為代表的3個萬億級產業。 形成長沙市工程機械、株洲市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長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株洲市中小航空發動機等4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全省研發經費投入突破千億元,技術合同交易成交額突破千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突破萬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元。 02 涌現了一批“首臺首套首創”科技成果 連續3年推進“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和“100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累計突破重大關鍵技術500余項。 超高速軌道交通、工程機械領域技術走在國際前列。 第四代民用渦軸、第三代民用渦槳發動機填補國內空白。 高精度北斗芯片、8英寸集成電路成套裝備、特高壓輸變電裝備技術實現全國領先。 優質低鎘水稻科研取得重大突破。 03 形成了一批“冒尖拔尖頂尖”創新團隊 “芙蓉計劃”扎實推進,靶向支持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 共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團隊317人(個),在湘兩院院士達43人、居全國前列。 04 打造了一批“高端尖端前端”創新平臺 在我省布局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達140家。 四大實驗室加快建設,構筑起湖南的戰略科技力量。 四個重大科技設施加快落地,厚植了前沿科技攻關基礎。 區域創新能力由全國第13位提升至全國第8位,居中部前列。 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78件增長到4.59件。 今天大會結束后,有科技工作者就跟湘伴君說:知道湖南有這么多“家底”,今年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的“士氣”又強了三分! 目標 科技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更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科技創新的廣度、深度、高度和速度顯著加大。 放眼全球。 世界各國均在加強科技部署,加大經費投入,調整科技工作重點,以在未來競爭占據制高點。 回到省內。 湖南應該做點啥,才能努力提升在全國科技版圖中的地位,成為引領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支點,以及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鏈接? 今天科技創新獎勵大會上釋放的信號就很明確—— 在關鍵技術攻關上打造核心競爭力 在科技產業融合上打造核心競爭力 在戰略科技力量上打造核心競爭力 在高水平創新人才上打造核心競爭力 在構建創新生態上打造核心競爭力 就今年來說,有四塊“陣地”和“堡壘”亟待攻克。 1 完成一批創新平臺建設任務 推動岳麓山實驗室交付入駐、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形成創新網絡、湘江實驗室實體化運行、芙蓉實驗室全面建設和運行; 推動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平臺投入使用、力能實驗裝置一期建設、航空發動機冰風洞裝置一期投入使用、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完善管理和運行。 2 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實施好“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和200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著力突破以功率半導體為代表的集成電路、以新型計算為代表的人工智能、以高精度多模芯片為代表的北斗應用、以優質新品種選育為代表的現代種業、以精準診療為代表的生命健康等100項關鍵核心技術。 3 轉化一批高價值成果 力爭在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省內轉化率達到40%以上,技術合同交易成交額增長15%以上。 4 提升一批產業發展水平 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2%以上,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新增高價值發明專利4200件左右。 舉行表彰大會,是總結過去成績,更是一場“陣前”動員。 目標已然明確,進軍時不我待!翱萍枷孳姟绷⒆銊撔挛滞,勇攀科學高峰,一定能打好打贏科技創新攻堅仗,不斷迎接新勝利。 文| 黃晗 孫敏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