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一城市更新項目施工現場。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攝) 華聲在線11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奕楠)記者今天從省住建廳獲悉,今年,我省已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083個,其中完工225個,開工率達95.69%,惠及居民44.17萬戶,累計完成投資51億元;在項目推進過程中,8項經驗做法被列入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復制政策機制清單,得到推廣。 項目審批時長壓縮。結合湖南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目前全省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長壓縮至19個工作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依托工程審批系統實現“一網通辦”,審批材料、審批環節進一步精簡。 引進社會資本共建。湘潭市通過市場化運作,在和平美好社區改造中吸引社會資本投入2635萬元,拆除閑置多年的老食堂、鍋爐房及低矮工棚約1272平方米,新建便民鄰里中心,安裝充電樁、快遞柜等便民設施,實現閑置資產盤活增值。 推動改造模式升級。瀏陽市將改造范圍內的閑置國有資產、地下管網以及充電樁等特許經營權劃至瀏陽市城市更新投資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由其統籌開展資產運營,產生的經營性收入用于平衡老舊小區改造投入。湘潭市推進聯動連片改造,以規模促效益。 管線改造協同提速。常德市統籌推進供電、通信等設施改造,明確電力、通信設施改造資金分攤標準及各部門單位工作職責。國家電網常德供電公司優先安排資金用于年度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涉及的電力改造,助力項目實施。 |